为拓宽师生学术视野、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转轮盘
近期相继举办了“从法国留学到国际视野”与“学术路上不迷茫:香港博士后经历分享”两场主题讲座。活动分别聚焦于深度学术研修与跨文化成长体验,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学院支持师生发展的多元路径,为在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与思想启迪。
11月3日,学院教师田增娴结合其在法国的留学经历,从理性规划与个人热爱两个层面深入阐述了留学的价值与意义。她指出,留学决策应是职业发展、专业深造等理性考量与个人兴趣、文化探索等感性驱动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旨在实现个人全面提升的“最优解”,而非盲目的选择。她特别介绍了国家公派留学等重要渠道,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实用信息。

在谈及海外学习与生活的挑战时,田增娴就如何有效进行学术沟通、积极应对文化冲击,以及主动融入当地环境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她强调,跨文化环境促使学习模式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思考与逻辑建构,这对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独立研究能力至关重要。她认为,留学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范畴,更在于国际视野的开拓、自我认知的深化、思维方式的转变。

最后,田增娴勉励在场学生,留学不是终点,而是理解世界的起点,并祝愿大家在大学生活中不断进步,学有所成。
11月6日,雷鸣老师详细分享了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到香港理工大学的学术发展历程。雷鸣2021年入职数学学院,2023年至2024年间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该系在金融数学、优化理论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为他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2025年,他以Research Fellow身份重返香港理工大学,进一步承担独立研究任务,实现了从博士后到独立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讲座中,雷鸣强调了构建学术合作网络的重要性,学者们通过与国际学者及机构的跨学科合作,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从而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在研究方法与技能提升方面,他指出需注重前沿理论掌握、实践技能强化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最后,他基于自身经历,为学生的学术发展与职业规划提出了中肯建议,鼓励学生尽早明确目标、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并持之以恒地提升专业能力。
两场讲座虽视角各异,却共同阐释了当代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既需要在学术上“向下深耕”,通过系统性的科研训练与国际合作提升专业深度;也需要在视野上“向外拓展”,通过跨文化的学习体验增强全球胜任力。